——專訪西安市知名書法家李公先生
全媒體記者:張行方
生活就是,你,種下善良和慈愛的種子,你,收獲的就是幸福和快樂;你,樂善好施,寬以待人,你,獲得的就是回饋和感恩?,F實里,你種下什么,你就一定會得到什么。
李公先生,男,姓名含義取公平,公正,公道之意。藝名:山泉,亦為書法名,號山泉音韻?,F居古都西安市,教育學研究生學歷,翰墨情深,藝海無涯,李公先生就像青山之中默默流淌的一泓涓涓清泉,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穿山越嶺,不畏蜿蜒曲折,也必將匯于藝術之大海,力求掀起浪花搏擊浪尖,驚濤拍岸,渾然天成。虛心向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以德報恩,以善為本是李公先生的人生信條。
李公先生曾多次參加各類社會組織舉辦的慈善慈善捐贈活動,她把自己的善行變成了一縷陽光,照亮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把她的美德化作了火焰,用她的善行融化了他們心中的冰凌,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了藝術家愛心,實現了偉大復興,富強中國夢,不忘初衷,勇往直前。
李公先生出生書香門第,自幼受父輩熏陶影響,初學歐體,后學柳體和顏體;現在主攻米芾體、王體,草學練張旭,懷素,黃庭堅,王鐸。近年來,在靈感的驅動下,創作出了“鋼筆中的毛筆書法”將顏柳相結合,形成顏柳一體的風格呈現。
毛筆書法,主攻榜書、牌匾,以雄壯蒼宏,大氣磅礴,強勁灑脫,力創別具特色的風格!
李公先生學生時代屢屢在校受獎,初中階段曾多次在校專欄被老師推舉個展,大學時期曾參加過一些書法大賽均有獲獎,期間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李公先生青年時期將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學工作中,但一直筆耕未輟,做更多的沉淀和積累,書法藝術之路是一條漫長的人生之路,是翰墨中的馬拉松,需要一生酷愛,認真和堅持,所以一直默默的前行。
李公先生常常想,在巨匠云集的藝術海洋里,自己只不過是一名渺小的書法藝術的探尋者,藝術的巔峰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勤奮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有資格攀爬,而最關鍵的是必須以作品本身說話,被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受歡迎的,樂于接受的,服務于人民。大眾說好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正如散文家張行方老師所言“藝術最終要走向市場”。是的,當它具有了社會價值,市場價值,經濟價值,也就體現出了它的藝術價值。
李公先生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先后獲得第七屆“羲之杯”全國書畫家邀請賽一等獎,第四屆“偉人頌中國夢”全國詩文書畫大賽一等獎,第六屆“炎黃杯”國際詩書畫印藝術大賽金獎,全國第三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協冊頁手卷大賽入選,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全國書畫名家大賽中獲金獎……等等還有許多獎項就不一一羅列了。
李公先生一直認為獲獎再多也僅僅是對自身藝術生涯的一種促進和鞭策,現為中書協會員,北京華夏蘭亭書畫院院士,曾被授予“中國紅色藝術家”榮譽稱號,還有“杰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作品被收錄于《全國詩書畫家精品集》中,《全國冊頁手卷精品集》中……等,有的作品被入選全國巡展,并撰寫的論文有:書法創新及性靈書法淺義;關于硬筆書法創作的心得與思考;也準備籌劃創辦中國西安大書法創作研究院。并愿為中國大書法的發展投入畢生精力,貢獻一份微薄之力!書法藝術之路是一條漫長的人生之路,是翰墨中的馬拉松,需要一生酷愛,認真,和堅持不懈。
這是李公先生發自肺腑,誠言真語,書海無涯,學海無邊,李公先生言之書法僅僅是邯鄲學步,而創新探索的道路上,總是充滿著崎嶇和坎坷,艱辛和汗水,他愿不遺余力,虛心向上,創作出鋼筆與毛筆完美結合的書法藝術作品,在藝術大家庭獨樹一幟,成另一番風景。
他,一定行!
編輯:中國書畫名家專訪-高華芬
作者介紹:
張行方,全媒體記者、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中國書畫名家專訪網主編、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宣傳部長、故宮博物院安徽省書畫考級中心副主任、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總編、安徽古塬文化投資集團總裁、安徽古塬書畫院副院長、美國書畫研究院無錫分院執行副院長、安徽新華學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
長于散文、詩歌、評論、長篇小說及非虛構等文本創作,煮字療饑,怡情養心,只為心靈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發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旁征博引、厚重飄逸、氣勢恢弘、張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滿靈魂的叩問和 哲學的思辨,立體之美躍然紙上。
出版有:文學作品集《等你回航》。
供職單位:全國公安文聯《中國公安文學精選網》安徽工作部。
附;西安市知名書法家李公先生書法作品欣賞——